員工的競爭力,對於企業來說是其市場競爭力的基石和潛力最大的活性因素。對於員工自身來說,如果你想在職業生涯中不斷追求成長和卓越,那麼你必須擁有強大的職場競爭力,才能在工作中無往而不利!
每個人都面臨嚴酷的職場競爭力大考驗,企業在員工淘汰上不再留情,新人的”陣亡率”不斷攀高。
簡單來說,一個人沒有專長很難成功,但除了專業技能之外,成功還需要很多配合條件,這些條件就是你的“競爭力”。
我們應該在25歲前積極強化下列十種競爭力:
1.學歷
所謂學歷,包括學校、科系、學位。若本身學歷不好,一個補救方法是出國留學或報考國內碩士班,用最高學歷“蓋掉”先前較差的學歷。尤其現在國內研究院所廣開大門,想要拿個好學校熱門科系的碩士學位,各種管道多元暢通。
另一個補救方法是選擇學歷門坎較寬的工作,例如部分服務業、成熟期的科技公司、中小企業,由於在人才競爭上處於劣勢,對學歷也不敢要求太高,不妨先在這類工作累積一定的資歷,因為“資歷”要比“學歷”更管用。
不過中字輩(中央、中山、中興、中正)以上畢業的人,基本上在職場上都算是不錯的保證書!
2.證照
除了法律、會計、醫療等行業要有證照才能執業,像是金融業、房地產業、美容業、餐飲業、健身業、製造業……等等,也都逐漸走向“證照化”。如果你的學歷條件較差,專業證照可彌補學歷的不足。
在校期間所培養的專業技能,只是你踏上專業之路的第一步,許多行業所特有的專業技能,學校無法提供,只能在工作中學習。
所以,在最初的“學徒期”,薪水待遇是其次,學習機會才最重要,要把工作當成學校的延伸,把主管和資深同事當成良師,像海綿般虛心學習,專業技術的“馬步”才扎得穩。
過去所謂“一技之長”,現在成了“一技之短”,因為單一技能的人才過剩,如果能跨領域培養多重專長,將可拉開你的領先距離。
p.s 多益證書不算是個證照了,它已變成像你我一定會使用WORD般的普遍!
3.聽說讀寫算
聽說讀寫算,是每個人從小就要培養的基礎能力,從生活到工作都離不開這5種能力。
大量的email通信,詞意表達不能用我們平常聊天的通俗對談,而要使用敬語才是禮貌!
辦公室文書軟件的運用,也成為新的基礎能力要求。以前在學校最常使用的是Powerpoint,喬老師必定要求精美!雖然也有商用軟體的課,但總是依樣畫葫蘆,真正上班後才發現excel的重要性,損益表、銷售管理……等等,其實都是使用excel的公式計算,節省許多人力與時間,如果主管是急性子的人,他上一秒問你問題,你可是要下一秒就給答案!
總之,文字表達能力、溝通表達能力、外語能力、數字能力、邏輯思考力、辦公室文書軟件運用能力,是我們不可小看的職場基礎能力。
4. Soft Skill
除了專業技能的“Hard Skill”之外,“Soft Skill”也不可或缺。
不論你是工程師或業務員,任何工作都需要做報告的能力,要懂得如何進行一場會議,要會做基本的企劃提案,在工作上要能創新思考,遇到問題要有分析解決的能力,對內外部客戶要掌握服務的技巧、具備良好的說服力。
5.性格特質
“性格決定命運”,這句話用在新人求職上,再貼切不過了。
很多企業主領教過“草莓族”的不能吃苦耐勞、抗壓性與挫折忍受度低、缺乏小組合作精神、忠誠度與責任感低、追求卓越的成就動機不足,因此在新人的篩選上,更加重視性格特質,並且採取“3Q Very Much”的準則,也就是說
IQ(智商=專業技能)、EQ(情緒商數)、AQ(抗壓性)三者並重。
而從性格測驗、社團活動紀錄(感謝我們待在企管系,活動永遠玩不膩)、面試表現,都不難看出性格的端倪(確實當過會長、活動負責人等等會為自己加許多分,我一直以為其他學校的人也都在辦活動,但其實不然,所以面試時主管很容易就注意到你有這樣一個好的特質)。
共勉之~
留言列表